杀菌剂硅氟唑简介
[引言]
现在对于农药的要求是安全性高,低残留,选择性高,对环境没有影响,减轻施药劳动强度等。为此,有内吸性的药剂迅速发展,没有内吸性的药剂必须发挥药剂附着作物部分的药效,而新生长的植物体必须喷洒第二次药剂。内吸性药剂作用于作物一部分或土壤使用时,药剂会内吸至作物的全部,因而可减少施用量,减少施用次数,也能防治病害。三唑类杀菌剂是阻断作为真菌类细胞膜成分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有效药剂。它们抗菌谱广,有内吸性,比其他农业用杀菌剂更为优越,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泛地研究、开发,并且很多产品已实用化。日本三共农业以寻找三唑类杀菌剂先导化合物的内吸性和安全性高的化合物为目标,最初,知道内吸性好的三唑类衍生物对作物存在不安全的问题,特别是对水稻有显著抑制生长的现象。为了选拔内吸性和安全性都高的化合物,以对水稻纹枯病水面施用颗粒剂为目标进行了合成开发。用这个方法,从水稻根部吸收药剂不能向叶部移动的药剂,就不能发挥效果,这样很容易确认是否有内吸性,也很容易观察是否有药害。由此选拔出的硅氟唑不仅内吸性好,安全性高,而且杀菌谱广,对很多真菌引起的果树、蔬菜,以及其他病害有高效,并加工成可湿性粉剂以及草坪用杀菌剂而上市。
[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硅氟唑的发展历史和结构,毒性。将硅氟唑及其他类固醇去甲基化抑制剂类杀菌剂的内吸活性进行比较。并分析了硅氟唑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硅氟唑、毒性、杀菌、活性、机理、类固醇去甲基化抑制剂、杀菌剂
[正文]
1.硅氟唑的发现和结构
硅氟唑是日本三共公司(现为三共Agro公司)于1991年开发的含硅三唑类杀菌剂, 是一种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1996年获得登记, 1998年最早报道。
硅氟唑的通用名为simeconazole;代号F-155、SF-9607、SF-9701;商品名Mongazit、Patchikoron、Sanlit;学名为(RS)-2-(4-氟苯基)-1-(1H-1,2,4- ,三哇-1-基)-3-三甲基硅基丙烷-2-醇。CA检索号为14950-90-7。结构式为
2硅氟唑的试剂类型及毒性
硅氟唑的剂型有20%的可湿性粉剂,1.5%颗粒剂。用小白鼠进行实验,发现硅氟唑毒性很低,而且对兔的皮肤和眼睛的试验都只表现出轻微的刺激性,而稀释1000倍之后则无刺激.
3 硅氟唑的活性
硅氟哇有很广的杀菌谱, 其对子囊菌类、担子菌类及众多不完全菌类均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并能同时防治众多病害。
将硅氟唑及其他类固醇去甲基化抑制剂类杀菌剂的内吸活性进行比较.
3.1杀白粉病菌活性
硅氟唑对大麦白粉病菌的杀菌活性与苯醚甲环唑、腈苯唑、己唑醇、四氟醚唑以及氟菌唑相当。在这项测试中,戊唑醇活性最强,而亚胺唑活性最低。尽管硅氟唑的活性比除亚胺唑和嗯咪唑之外的其他6个DMI类杀菌剂的活性低,但是,它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杀菌活性仍很强。
3.2对未处理叶面病害的预防作用
在用黄瓜白粉病菌的测试系统中,硅氟唑表现出优越的预防作用,虽然它的活性比己唑醇和四氟醚唑小。在黄瓜叶的近端和左侧用硅氟唑处理可全抑制未处理叶区白粉病菌的生长,但是在叶的远端用硅氟唑处理,作用很差。在DMI类杀真菌剂中除亚胺唑和嘿咪唑没有效果外其余的作用与硅氟唑相似
3.3蒸气相活性
不管直接还是间接将硅氟唑施于大麦叶片表面,硅氟唑的保护带都最宽(表3),并且直接法比间接法的保护带更宽,己唑醇和氟菌唑同样也表现出这种特性。对于四氟醚唑,直接法和间接法的保护带宽度相同。苯醚甲环唑、腈苯唑、亚胺唑、嗯咪唑和戊唑醇未表现出蒸气相活性。
3.4转层活性
在所有被测试的DMI类杀真菌剂中,对黄瓜白粉病菌和大麦白粉病菌硅氟唑都表现出最强的转层活性,己唑醇、四氟醚唑、戊唑醇和氟菌唑较强,苯醚甲环唑、腈苯唑、亚胺唑和嗯咪唑也表现出一定的转层活性。
3.5 治疗活性
在所测试的6种DMI类杀真菌剂中,对大麦白粉病菌的治疗作用相当。在接种后3 d喷洒硅氟唑也能完全抑制病菌的生长,而氟菌唑即使在接种后1 d喷洒也不能完全抑制病菌生长。
3.6从根吸收和易位
在接种前24 h将硅氟唑浸人土壤可抑制大麦白粉病菌的生长,在接种时间浸人或接种后24 h浸人土壤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浸人土壤法处理,戊唑醇也表现出一定的抗病活性;己唑醇和四氟醚唑即使在接种前24 h浸人,其活性也很低;其它的DMI杀真菌剂没有活性。
3.7 膜渗透作用
处理22 h后,约有l5—20%的硅氟唑从表皮膜渗透出来,这一比例高于其他DMI类杀菌剂。所有的化合物其活性成分或配方制剂都表现出同样的跨表皮膜运动能力。
3.8对供试作物的安全性:
从施药后l d、2 d、3 d、5 d、7 d、10 d目测观察施 药后对黄瓜生长、叶色等的影响情况,本药剂在200倍、30O倍稀释液的情况下,对黄瓜的生长、叶色均无不良影响。
4作用机理
用硅氟哇处理水稻纹枯病菌后, 分析菌体中脂质组份, 结果发现随着硅氟哇投人量的增加, 菌体中麦角幽醇的含量降低, 由此认为是由于2,4-亚甲基二经基羊毛街醇积累所致。此表明, 硅氟哇是阻碍脱甲基化反应而发挥其作用。
[结论]
总之, 硅氟哇具有很广的杀菌谱, 在植物体内具卓越的渗透作用, 故其兼具治疗和预防效果。为此,该药剂具有相当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 几种药剂防治大棚黄瓜白粉病的比较试验.陆金元,徐永昌,陆燕等.上海蔬菜.
[2] 腑菌唑锰锌防治黄瓜自粉病药效试验.郑小军,胡洪锦,彭颖.
[3] 杀菌剂硅氟唑的开发沿革.程志明.世界农药.
[4] 新颖杀菌剂硅氟唑.冯化成.世界农药.
[5] 硅氟唑及其他类固醇去甲基化抑制剂类杀菌剂的内吸活性比较.高菊芳.世界农药.
|